注册|Register | 搜索 | 会员 | 
用户名: 密 码:      
切换为不分页显示
【首页】→ 【新闻资讯】→ 主题:英伦生活:正在没落的英国二手书店 (组图)
字体:    回复
英伦生活:正在没落的英国二手书店 (组图)
人在英国(2009/9/10 16:55:04)  点击:218023  回复:0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这是个典型的英国式故事,它表现了新技术是在如何慢慢将传统挤出英国人生活。

  在英国人的想象中,二手书店应该存在于每一个地区,人人都爱它们,虽然实际上现在人们很少进那种旧式的二手书店。

  尹宁

  最近在英国,有关二手书店的争论正甚嚣尘上。这场争论始于一家叫做埃尔伍德(EllwoodBooks)的二手书店,书店老板麦克·哈里斯因为还不起贷款,已经无法维持书店的运营了。就在哈里斯牢骚满腹之际,恰好有个报社记者在附近拍照,记者将镜头对准了在书店柜台后打盹的哈里斯和他的牧羊犬,打算用这张图配一篇关于英国小业主商店正在衰退的文章。哈里斯可逮着这个机会了,他向记者大倒苦水,说他的书店倒闭都要归咎于乐施会(Oxfam)。乐施会下属的130家书店中有一家就在附近一条商业街上,开业不到两年,就让埃尔伍德书店濒临歇业。于是“他们杀死了我的书店”,成了这家报纸第二天的头条,得知此讯后,英国《卫报》干脆也给埃尔伍德来了个整版报道,这讯息于是在英国各媒体间传开了。

  说起乐施会,是一个发源于牛津,有67年历史的跨国组织,它每年在全世界各战争和饥荒地区投入6亿美元,提供紧急救援,还致力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种族歧视。其财源除了来自于直接的现金捐赠,还来自几百种商店零售业务,出售各种捐赠物品。

  现在,在二手图书销售方面,它已经成为欧洲第二大零售商。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因为大多数二手书店都开不出第二家,它们却拥有130家,每年净赚3200万美元。从哈里斯先生嫉妒得发红的眼睛里看去,它们俨然已经是“二手书店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

  这听上去并不像是坏事,但坏就坏在,如此大规模的二手书组织,排挤了那些自主经营的小二手书店。乐施会作为慈善团体,能够很便宜地拿到各书店的折扣,而且有税收上的减免;它们的店面光亮,吸引人,打着统一的logo和广告,这都是一般二手书店所没有的。

  哈里斯先生站在他已经空掉的书店外面,对着行人说:“看起来我是为了一家充满灰尘的破书店,其实我是为了争取公平竞争,现在这个样子就不是公平竞争,不管他们是不是出于正当理由。”他说许多像他这样的人,投身二手书店是着迷于发掘好东西、把旧书卖给真正喜欢的人、收藏珍贵特殊的版本等,但他们的固定收入还是来源于出售廉价平装书。乐施会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这部分的销量。

  不过乐施会的负责人大卫·麦卡勒可不这么看,他说:“英国二手书店的运作模式已经存在100年了,最近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图书零售额的降低、大型连锁书店、网络上的更低折扣、飞速增长的税率,并不只是我们在打击二手书店。他们的经营方式决定了这个产业要走向末路。而只是恰好有个我们的书店开在哈里斯先生旁边而已。”

  在被问及为何埃尔伍德书店最近如此受到关注以致引发争议时,他说:“这是个典型的英国式故事,因为它表现了新技术是在如何慢慢将传统挤出英国人生活。在英国人的想象中,二手书店应该存在于每一个地区,人人都爱它们,虽然实际上现在人们很少进那种旧式的二手书店。”

  据统计,英国二手书店已经从30年前的3000家下降到现在的1500家,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下降,这已经是一个无法挽回的夕阳产业。很多老一辈的二手书店主退休了,年轻人又因为这个行业不稳定,不敢轻易涉足。

  埃尔伍德书店的没落就是在全球经济下老去的英国文化的一个切片,人们认为说到底网络等新技术为二手书店提供了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机会,现在更多的二手书商选择在网上做生意。这其中甚至也包括哈里斯自己,他的网络埃尔伍德书店(ellwoodbooks.com)业已开张。

  但这繁荣背后的惆怅也许只有“哈里斯们”才能理解了。他们来自一个人们抱着种种期待进入书店的时代,那些书店可能杂乱无章、昏暗,甚至布满灰尘,但你总能在一些架子后面找到极为出色的书。这份乐趣,也许会慢慢地不再有。

 导航:[上一篇下一篇] - [返回]
[本主题共0回复 | 每页显示30回复]

图示说明: 24小时新发主题  最近被编辑的主题  超过24小时普通主题

免责申明 |版规 |页面执行时间:105.4688毫秒 | 当前论坛在线人数:1403 今日访问人数:22759 论坛访问人数合计:13367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