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曼的这本书,忠告多过实际建议,更像是一本解读绅士内涵的书。要做一个绅士淑女,还得恶补点儿实际的行为准则。
喜欢时尚的人都知道《GQ》这本杂志,是英国很高档的男性读物。前年它的主编迪伦·琼斯写了一本《绅士的准则》,给男人们提出了一百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职场交际、礼貌、运动休闲、时尚风格甚至还有情感与性,连如何被拍照、怎样刮胡子都写到了,称得上是事无巨细。
给女士准备的淑女手册当然也有。几年前就风行过一本《优雅》,作者署名是“德阿里奥夫人”,看上去就带着风范。据说她是巴黎的时尚界泰斗,在花都生活多年,具有出席各种场合所应有的仪态。因此她在书中给出了各种富有气质性的建议,想必能让女士们大开眼界。
爱德华·伯曼是个在中国生活了好多年的英国人,据说还是个贵族,他写了一本《绅士生活》,专门给中国男人讲怎么变得优雅,像英国绅士那样。
绅士怎么扦裤边儿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绅士,他的每根头发都应该是得体的。这话其实不夸张,男人要想有吸引力,从头到脚都得收拾得妥妥当当。
咱们买完裤子老得去扦裤边儿,剪去多少,是用眼瞧,估计差不多就行了。绅士扦裤边儿,靠的不是人眼,是鞋带眼。一般来说,裤子的长短要以到从鞋尖算起的第三个鞋带眼为宜。这样还不算,裤子后面得能触到鞋后跟,裤子前面得在鞋子上面刚好弄出一个褶痕来,才算有派。
说到鞋,哪怕你只有两双皮鞋,也得轮换着穿,要不然就叫“不讲究”。咱们喜欢穿黑皮鞋,可英国绅士喜欢的是棕色鞋,虽然比黑鞋护理起来要费事,但要的就是那个劲儿。俗话说,脚下没有鞋,男人穷半截。绅士们说,男人应该有一双手工缝制的皮鞋,往那些胶粘鞋堆里一站,保准倍儿有面子。
绅士打领带、抽烟、喝酒、吃饭、开车都有门道儿。伯曼说绅士的风度往往体现在一些细节上,而与他刻意彰显出来的富贵与权势没有多大关系。
绅士必学七个词 英国人当绅士,都当得成精了。伯曼说他们有一种本能,从对方使用的语言就能判断其身份和社会地位。比如去饭馆吃饭,说“点甜点”和“点布丁”就代表了不同的档次;和别人聊天时,如果有疑问,说“请原谅,你说的是……”要比说“什么”更得体。
在英国判断一个人是否绅士,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语言。难掌握吗?一点也不。伯曼总结了七个关键词,三个和家居有关,三个和吃有关,还有一个就是“请原谅”,五分钟,包你变成伦敦男人。
其实能有多少人去英国体验生活?伯曼举语言的例子,只是想说明绅士得具有精神气质。有个叫纽曼的外国人下过一个定义:绅士是一个从来就不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和麻烦的人。不光看上去舒服,和他在一起的时候,还得觉得舒心,不嫌他烦。想做一个绅士,穿衣打扮确实很关键,可要是像韦小宝那样,穿着貂皮大衣,兜儿里揣俩骰子,走到哪都想撒一把“满堂红”,到底还是个小流氓。咱中国有句成语形容这种虚有其表的人,叫“沐猴而冠”。
绅士过何样的人生 《绅士生活》的封底有几句话挺有意思,说想当一个绅士,得看你交什么样的朋友、娶什么样的太太,过什么样的人生。
当年英国绅士最唬人的时候,哪怕站在死人堆儿里,都得穿得西服革履的。他们住庄园,搜集中国瓷器,看戏打猎,找淑女当太太,有一套自己的生活模式。不过如今都21世纪了,打猎不用去森林,改成在网络游戏里练手了。那种古典贵族绅士早已消失,新生代绅士以中产阶级为主,英国如此,中国也一样。
生活环境尽管不同,但伯曼说新老绅士有交汇点,就是公共服务的观念。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他的《性格》一书中说:“绅士生来所受的教育就是,无论他拥有了世界上多少财富,都会感到自己必须与他人分享。”中国新生代的物质生活让伯曼感到吃惊,但他并不觉得他们的精神世界有多理想。他从昔日英国绅士的理念中抽取了许多信条,给准备成为绅士的人们提出了一些忠告。从衣着品位到气质修养,再到内心世界的丰富,一个绅士的培养不需要三代时间,但需要一个三级跳。